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安装软件.
微信打麻将是一款非常流行的棋牌游戏,深受广大玩家的喜爱。在这个游戏中,你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来赢取胜利,同时还能与其他玩家互动。
在游戏中,有一些玩家为了获得更高的胜率和更多的金币而使用了开挂神器。开挂神器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在游戏中获得不公平优势的软件或工具。
如果你也想尝试使用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下载和安装:
软件介绍:
1、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
2、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既有效果。
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
4、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服务器维护故障、政/府查封/监/管等原因,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
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操作使用教程:
1.通过添加客服微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开挂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5.保持手机不处关屏的状态.
6.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首先确认你是智能手机(苹果安卓均可).其次需要你的微信升级到新版本.
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软件,就会全程后台自动连接程序,无需用户时时盯着软件。
3、安全保障,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非常安心,绝对没有被封的危险存在。
4、快速稳定,使用这款软件的用户肯定是土豪。安卓定制版和苹果定制版,一年不闪退
对比直筒的直径,将纸盘中心挖出圆洞。定下纸盘间隔的距离,用笔做出记号。将纸盘剪断,并且错落粘合在一起。注意调整纸盘的角度,形成下行的轨道。
材料瓦楞纸板、热熔胶枪、尺子、笔、美工刀。
制作对应长度的纸皮障碍条并且粘上。用马克笔标出起点start和终点finish。
小学科学《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说课教案
1. 课件闰年平年小知识
2. 平年闰年小知识
课件闰年平年小知识 1.小学3年级下册平年闰年公开课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并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知道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小研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呢?(大小月)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歌诀。
你们都记住了大小月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请听清楚要求,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学起立,要是小月女同学起立。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教师最后报“二月”,提问:刚才老师报到二月时你们为什么都不动了?(因为二月是个特殊月)是呀!二月是个特殊月,有的年二月只有28天,有的年二月有29天。
我们就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平年和闰年。
(揭示课题)昨天老师布置你们研究了书P49页的月历,请拿出小研究,四人小组交流。(生汇报)a、有的年二月是28天,有的年二月是29天;b、每隔3年就有一年是闰年;c、每4年里就有1个是闰年。
师:观察的真细心,的确是这样。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所以前面我们观察1993年——2004年哪年是闰年?不错,1996年、2000年、2004年是闰年,它们之间相差了多少呢?按照这个规律,往后推算,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们也许会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呢?我们到知识加油站加加油就明白了!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闰年的由来”视频)师:原来是这样啊,每4年里就有1个闰年。
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教师出示计算结果:(课件)1993÷4=498……1 2001÷4=500……11994÷4=498……2 2002÷4=500……21995÷4=498……3 2003÷4=500……31996÷4=499 2004÷4=5011997÷4=499……1 1998÷4=499……21999÷4=499……3 2000÷4=500 (提示:观察闰年有什么特点)生: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师:对,也就是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板书)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能不能整除,能整除的就是闰年。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下面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明理由。
课件出示计算结果:(课件)1876÷4=469 1936÷4=484 1894÷4=473……21996÷4=499 2005÷4=501……1 1900÷4=475 师: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为什么1900年是4的倍数还不是闰年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
每400年就要多算3天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所以科学家又作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学生齐读一遍)师:哦,原来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板书)请同学们打开书49页,看最下面的一段话。(学生齐读一遍)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你的方法是什么呢?整百数的年份呢?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拿出练习本,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看看哪一年是闰年?1997 1999 2000 2004 20102、运用刚才老师的方法,你能不能快速判断下面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试试看。
1996 2012 2105 1998 2003 2004四、全课总结,评价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
2.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平年是指阳历没有闰日或农历没有闰月的年份。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个位和十位均为0)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比如1900年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阳历平年365天,阳历闰年有366天,二月29天;阳历平年二月28天。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扩展资料
闰年的判断方法:
1、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2、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3、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此按一回归年365天5h48'45.5''计算)。
3.怎样判断平闰年
·《认识平年、闰年》教学设计《认识平年、闰年》教学设计 1、通过自主探究,会区别平年和闰年,知道平年二月或闰年二月的天数,并记住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2、在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苏教版:认识平年、闰年 教学设计苏教版:认识平年、闰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一时和能力.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
·苏教版:认识年、月、日-- 平年、闰年 教学设计苏教版:认识年、月、日-- 平年、闰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有关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天数,能初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平年闰年小知识 1.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平年是指阳历没有闰日或农历没有闰月的年份。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个位和十位均为0)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比如1900年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阳历平年365天,阳历闰年有366天,二月29天;阳历平年二月28天。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扩展资料
闰年的判断方法:
1、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2、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3、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此按一回归年365天5h48'45.5''计算)。
2.平年闰年的资料
闰年
含义: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即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100整除也能被400整除。
详情如下:
闰年(leap year),指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2月29日),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夏历的平年只有354日,比12个朔望月短0.3671日,为使每月初一与月朔相合,规定每30年中有11年的年底增加1日,这一年的历年有355日,即为闰年。中国旧历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
平年
阳历没有闰日或农历没有闰月的年份。阳历平年365天,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
或者农作物收成很平常的年份。
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正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菜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闰年的2月有29天。例如:1996年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而平年二月有28天,1900年是平年,1997年是平年。
而农历有闰月的年份称为闰年。
3.平年和闰年的三种判断方法
平年和闰年的三种判断方法: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
否则为平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否则为平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
否则为平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
扩展资料: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物质溶解性等级分类,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掌握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学会溶解度计算的一般方法。使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科学思考]
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通过讲练结合方法让学生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解决问题]
能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学 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及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有关现象的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实验,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以及珍惜时间的科学态度。
二、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溶解度的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科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及转化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科学探究的技能,通过让学生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并能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看懂图表能力并运用提供信息解决问题能力,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是科学中学生要掌握最基本计算方法之一,学会配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科学技能。
[内容分析]
溶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是第一章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初中科学的一个学习分化点,知识要求较高,在九年级的科学教材和综合性题中会多次出现,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知识点。本节内容的特点一是由于溶解度的概念严格,叙述精炼,教材进行了分散难点的处理,先通过列表法介绍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又通过溶解性等级的介绍,加深学生对物质溶解性的理解,而学生能否掌握好溶解度计算,前提是准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这样整节内容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因此,教学时应多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和课堂练习,强化溶解度概念的准解,语言表达力求能俗、简捷,使学生容易接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是第一章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初中科学的一个学习分化点,知识要求较高,在九年级的科学教材和综合性题中会多次出现,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知识点。本节内容的特点通过练习来分散难点的处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难点:运用实验探究方法来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溶液稀释的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科学探究一般步骤已比较熟悉,同时学生具备一定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所以该节课设计以实验探究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的得出科学概念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的知识形成是受学生欢迎的。
[学法点拨]
(1)复习提问,实验验证。
通过简单的提问,复习旧知识,放松学生心情,同时让学生上讲台操作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分析归纳,得出科学概念。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
的科学概念,同时为下面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探究实验的猜想提供知识储备。
(3)讲练结合,巩固科学概念。
仔细讲解溶解度的概念,特别指出要注意四个方面,通过练习巩固溶解度的概念及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5) 图文讲解,练习结合,巩固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
(6) 例题讲解,练习结合学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实验操作,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经验介绍]
学生对与一般计算能力还容易接受,但计算涉及到具体日常生活事例学生又难以接受,而学生对于图表分析能力还是比较差,所以课堂中通过较多练习来加强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文档
[教学时数]
共2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动画一个。
2.药品:硫酸铜 硝酸钾 蔗糖 熟石灰 氯酸钾 食盐
3.仪器:试管 烧杯 玻璃棒等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设问: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二、新课展开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
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强调黑体部分的四个方面,各举一个反面例子加深印象,为溶解度教学做铺垫)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实验:
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 实验操作 出现的现象 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3、 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过渡
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二、溶解度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
2、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 大于10克 1-10克 0.01-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时相对的。自然界没有绝对不。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例1 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该物质属于溶解性哪个等级?
提问: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食盐颗粒的大小
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二、建立假说: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猜测:
猜测1:溶解度可能与 温度 有关
猜测2:溶解度可能与 压强 有关
猜测3:溶解度可能与 溶剂 有关
猜测4:溶解度可能与 溶质 有关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方案1)
① 在室温下配制硝酸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② 给饱和溶液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钾,观察此时硝酸钾是否溶解了?一直加到硝酸钾不能再溶解为止。想一想:为什么加热后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
③ 将此时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是否有大量的硝酸钾固体析出?想一想:为什么会有硝酸钾固体析出的?
得出结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温度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方案2(控制变量法)
目的 验证溶解度是否与温度有关
条件控制 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
实验方案 (1)称量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M克,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剩余N克。即溶解度为M-N克。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称量剩余的硝酸钾为P克。即溶解度为M-P克。
(2)或配制较高温度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进行
实验数据 M克,N克,P克,100克
结论 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改变,溶解度改变
通过几次实验,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三、 课堂总结
板书: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 溶液和稀溶液
(二)、溶解度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四、课外探究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动画一个。
2.药品:食盐 水
3.仪器:天平 烧杯 玻璃棒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以下哪一因素无关
A.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B.温度的高低 C.溶质的种类 D.溶剂的种类
2、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加溶质量 D.充分搅袢
二、新课展开
讨论与思考:如何快速判断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三)、溶解度度曲线: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有的影响很大(曲线较陡) 如硝酸钾
有的影响不大(曲线平缓) 如食盐
(2)、极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如熟石灰
补充:1、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的意义。
(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
的溶解度,
(2)且溶液是饱和溶液。
(3)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6)倾斜程度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7)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8)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查找某物质一定溶解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9)确定溶液是饱和状态或是不饱和状态
练习1: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什么范围内,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2、 在什么温度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在t2℃时,等质量的水中分别溶解A、B两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 哪种溶质溶解的质量较多?
练习2: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
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2、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3、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4、在t3℃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5、在t3℃时,100克水中加入20克a物质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克。
过渡:日常生活中用到更多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何定量确定其稀浓程度?
(四)、 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从100毫升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水中取出10毫升,则余下的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 1.0% C.12% D.1.2%
明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 不变 不变 增加 减少
溶剂的质量 减少 增加 不变 不变
溶液的质量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大 变小 变大 变小
例题:
类型1:已知溶质的合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氯化钾固体,则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练习1 某溶液的密度是1.2g/cm3,实验测得每100ml该溶液中含溶质24g,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类型2: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kg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
实验:P37
配制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称取或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类型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3:20℃时,将38克氯化钠放入100克水中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2克固体氯化钠,则该溶液中质量为_____克,溶液质量为_____克,该溶液_____(是或不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类型4:溶液稀释或浓缩和配制的计算
对于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的计算,要抓住
要点:(1)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通常是用量筒量取体积来计算的,要注意
(2)浓(稀)溶液质量=此浓度的密度×此浓度的体积
例4:把4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三、 课堂总结
板书:
(三)、溶解度度曲线
(四)、 溶质的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四、课外探究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联系与区别?
四、 学业诊断
例1、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不变下蒸发10克水析出1克晶体,蒸发20克水出4.2克晶体,问:该温度下硝酸钾溶质的溶解度是多少?
分析:学生容易得出硝酸钾溶质的溶解度是10克或42克的答案,忽略了溶解度计算要在饱和溶液的前提下才能计算,只有蒸发10克水析出1克晶体后留下溶液才是饱和溶液再蒸发10克水析出3.2克晶体才构成饱和溶液,故温度下硝酸钾溶质的溶解度是32克。
正确答案:该温度下硝酸钾溶质的溶解度是32克。
例2、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把10克硝酸钾溶解在20克水中,问硝酸钾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学生通过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20+10)=33.3%,而忽略溶解度是31、6克的信息,20克水不能完全溶解10克硝酸钾。
正确答案:26.5%
五、精彩存盘
1.某温度下,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2.t ℃时,向50克水中加入某物质(不含结晶水)W克,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t ℃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3.33℃时,有250克硝酸钾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入30克硝酸钾,则恰好为饱和溶液,若原溶液恒温蒸发掉60克水也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3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4.t ℃时硝酸钠饱和溶液36克,蒸发掉5克水,仍使溶液温度保持在t ℃时,得滤液27克,则t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
5、溶液稀释前后的等量关系是(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无法判断
6、把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10倍,稀释后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是( )
A、为原来的1/10 B、增加10倍
C、为原来的9/10 D、不变
7、把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水多少毫升?
8、实验室需要配制10%的盐酸500克,需要38%的盐酸多少毫升(38%的盐酸密度是1.19克/厘米3),如何配制?
附:正确答案:1、100克 2、2W克 3、50克 4、80克 5、B 6、D 7、196毫升8、110.6毫升
六、相关链接
1、谈“溶液的浓度”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使用溶液。为了表明溶液组成,习惯上常使用“浓度”这一物理量。在中等化学中,把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有溶质的量叫作溶液的浓度。但在国标中,术语“浓度”有它特定的含义,它“常加在量的名称上(特别是对混合物中的某种物质),用以表示该量被总体积除所得之商”。例如,B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意味着“浓度”前面的量要被总体积除,亦即表示B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B的质量浓度,表示B的质量除以混合物体积。而原中等化学中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体积比浓度、ppm浓度中的“浓度”都没有这种含义,因此都应予废除。此外,按照国标规定,B的浓度并不是泛指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而只是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同义词,即B的浓度或B的物质的量浓度。因此,用“溶液的浓度”来泛指溶液的组成或含量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拟将“溶液的浓度”改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温度、压强对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压强对不同状态的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构成不同状态的物质微粒间的距离不同。构成固体、液体的微粒(离子或分子)距离较近,彼此之间吸引较强,溶液温度升高时,在热的作用下,它们之间的吸引作用被破坏,从而使溶解度增大。但对气体来说,溶液温度的升高,会使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容易从水面逸出,所以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对气体的压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浓度增大,单位面积的液面接触气体的分子数增多,气体分子进入液面比从液面逸出的多,从而使气体的溶解度增大;而构成固体、液体的微粒间距离较近,增大或减小压强很少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所以固体、液体的溶解度几乎不受压强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能不能说它们的溶解度与温度成正比呢?
不能。从数学意义来说,两个变量的比值为一常数时,两个变量才是正比关系。而某种固体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与其对应的温度的比值并不是一个常数,例如,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20℃时为31.6g。
20.9∶10≠31.6∶20
所以不能说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成正比”,只能说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因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不是正比关系,在直角坐标系里,它们的图象不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而是不通过原点的曲线,我们把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关于“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课的纸轨道怎么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冰凡]投稿,不代表比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bi8.cc/cshi/202505-19316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比比号的签约作者“冰凡”!
希望本篇文章《实测辅助分享“豆豆楚风麻将老是输”(其实确实有挂)》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比比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亲,2024微乐麻将插件安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